簡單生活並不是沒有能力擁有物品,而是希望物品夠用就好,讓日子剛剛好就好。
不至於到極簡風格的簡單生活,從斷捨離的過程減少對物品的匱乏感,開始意識到簡單的美好。
擁有物品不難,難在管理物品。
開始簡單生活後,發現擁有物品不難,而大部分的東西也都可以買得起,
可能結帳時順手就又多買了一個購物清單之外的小東西,
但是要能夠管理這些物品便是難事。
當我在衣櫃裡發現一件全新的衣服,而我發現自己早就忘記它的存在時,
我下定決心不再購買過多的物品,而是讓物品在自己能夠控制的範圍內,並善用這些物品。
很多東西其實已經很足夠生活,但是因為自己沒能好好管理,
或甚至是多到無法管理,因此總是覺得自己還少了點什麼。
擁有物品通常都是一瞬間的決定,但後來總要花更多時間與金錢。
在斷捨離的過程中,我總是花上許多的時間在處理物品,
花了許多時間替他們找到喜歡他們的人,
或甚至是再花更多的錢,把他們轉交給第二個主人。
因為不想就這樣把物品丟棄,而是希望他們可以在被善用,珍惜社會上的資源。
因此,我總是花更多的時間與金錢,在處理那些我輕易擁有的物品們。
我發現那些我擁有的物品,擁有時總是簡單,可能只是超商隨手加購的物品,
或甚至是路邊店家隨手發的免費環保袋,但是輕鬆地擁有它們之後,
卻讓我必須付出更多的代價處理,或甚至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它們被丟棄,然後沒有使用過就已經是垃圾。
購物慾是永遠填不完的黑洞。
出社會後會發現,雖然還是很多東西買不起,但大部分的東西也都買得起,
就算是要存一陣子錢,或是分期付款牙一咬,也足夠把許多物品買回家。
有時是因為朋友們都在買,於是自己就也跟著買了,
或者是因為無法選擇自己要哪個,於是就把兩個都帶回家了。
後來發現想買的東西永遠買不完,而全部都買下之後卻發現根本用不完。
每次都覺得買了這些之後,我就會收手,但購物慾是個永遠買不完的黑洞,
因此只有真正滿足於現在的生活,才能夠阻斷這沒有盡頭的慾望。
讓自己更容易對生活感到滿足。
想讓我簡單生活的原因,就是希望自己能夠減少對生活物品的需求,
這樣就不必為了賺更多的錢賺錢,而是可以用來享受人生瑣事。
減少物品需求,讓自己的生活最低門檻降低,這樣也更容易滿足。
斷捨離後的簡單生活不僅是對環境、物品上的減少,也是對自己內心與慾望的減少~
我非常喜歡這句『空間代表著那個人的內心狀態』,
簡單生活讓自己不再用有過多的物品後,能夠看清真正重要的事物,
並好好珍惜與自己心愛的人事物想處的時光。